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頁 》黨史學習教育 》專題報道 》百年黨史
紅軍不怕遠征難
——長征中的兩株黃花草

時間:2021-06-29   來源:黨史學習教育官網  責任編輯:att

80多年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歷時兩年,縱橫中國10余省,跨越萬水千山,最終實現了戰略大轉移,勝利走完長征路。這次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和沿途各族人民群眾共同譜寫的一曲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義凱歌。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反動派的圖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長征途中,除了面對國民黨反動勢力的“圍追堵截”,紅軍將士還需面對另外一種可能更為殘酷的斗爭,即戰勝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克服艱難險阻、經受饑寒傷病折磨的嚴峻考驗。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有兩件特殊的長征時期的“食物”——黃花草,生動見證了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和偉大精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實行戰略性轉移,從而開始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戰略遠征。據統計,包括紅一、二、四方面軍及紅二十五軍在內的紅軍長征,行程總計約為6.5萬多里,縱橫14個省,渡過了近百條江河,越過了約40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超過4000米的有20余座,有5座終年積雪),經過了10多個少數民族地區,經歷了世所罕見的自然艱險。而在各種復雜險惡的自然環境中,過草地成為紅軍所遭遇的最大的艱難險阻。

紅軍所過的草地位于今天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連接段的川西北松潘大草地,包括現在的松潘草地、紅原草地和若爾蓋草地。這片草地縱橫幾百公里,海拔在3000至4000米以上,氣候寒冷,沼澤遍布,自然環境極其惡劣。1935年8月紅軍長征來到這里之前,這里幾乎人跡罕見,亦無鳥獸出入,可謂“生命的禁區”。因此,蔣介石判斷紅軍不敢橫跨草地,故未在草地以北布重兵。也正因為如此,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毅然決定走敵人認為我們不敢走的路,避開敵人重兵圍堵的防區,穿越草地,北上抗日。

紅軍過草地的時候,正值草地的雨季,驟降的暴雨讓地面變得更加濕軟。紅軍在上面行走,須腳踏草叢根部,沿著草甸前進,否則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泥潭,難以自拔。

除了行路難,宿營也難。到了夜晚,戰士們只能尋找干一點的地方休息,如果找不到,就只能在泥濘潮濕的草甸上露宿。松潘草地氣候變化無常,晝夜溫差極大,很多戰士在睡夢中被凍死。

但在所有的艱難中,饑餓是紅軍將士最大的威脅。盡管在進草地之前,中央和各軍指揮部已經認識到過草地所要面臨的危險和糧食的重要性,要求戰士們盡最大努力籌集糧食,盡可能多地攜帶各種食物,盡量減少坐騎,騰出馬匹、牦牛,宰殺后做成肉干肉末,以備食用;背糧的米袋如果不夠用,就用被單或衣衫去背。但由于紅軍所在的藏區本來就人口稀少,產糧不多,數萬大軍在此駐留許久并數次往返,糧食消耗很大,籌糧工作非常困難。因此,剛進入草地時,每人每天還有一些肉干和三兩青稞面,但很快部隊就陷入斷糧的絕境。

為了能夠走出草地,紅軍官兵們想盡各種辦法??梢哉f,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過。有的戰士餓得沒有辦法,就從人畜的糞便中尋找沒有消化的青稞麥,一粒一粒挑出來,洗了再用茶缸煮著吃。

食物極度缺乏之時,草地里的野菜、草根、樹皮等成了紅軍戰士最為重要的充饑之物。老紅軍文炳清回憶:“我們在草地上行軍70多天,一路上都吃野菜。起初,每人每天還能吃四兩肉松,或幾兩糧食,最末一個星期,肉松、干糧、鹽巴都沒有了,全靠吃野菜度日?!奔t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回憶他們過草地時的情形,因為紅二方面軍走在最后頭,前面的部隊已經把能吃的東西和籌集的糧食都吃得差不多了,所以紅二方面軍吃的野草最多,有30多種,能記起的有車前草、冬寒菜、人參果、腳雞苔、黃花菜、水芹菜等16種。

還有人回憶,好點的野菜,比如灰灰菜、牛耳朵大黃已被先頭紅軍吃盡,走在后面的二七九團只能吃茅草根、蘆葦根,喝鹽巴水。于東在《草地上的最后腳印》一文中寫道:許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菜,大家只好據其特征臨時命名,有的則是看誰先采到或采得多,就以該戰士之名叫“小李菜”“大趙菜”。

紅軍戰士在遍嘗野菜后苦中作樂,根據味道的不同,排出了名列前10名的野菜,而其中像大黃葉子、籽籽菜這類植物,據說是用來制作煙葉的材料,居然也名列其中,戰士饑餓之苦,可見一斑。

然而,味苦難食還算其次,吃野菜也是有風險的,有時甚至是生命危險。三過草地的女紅軍萊玲講述長征路上衛生營的戰士餓得饑不擇食,見到野菜就采,食物中毒時有發生。為此,營黨委提出黨員先品嘗,明確一個黨小組品嘗一種野菜,試吃后作為標本下發部隊。某連隊副指導員帶頭試吃,中毒后倒下,竟再沒爬起來。

朱德總司令在聽說有不少同志吃了野菜中毒犧牲的事情后,立即親自帶領10多名炊事員、飼養員、警衛員和藏族同胞,實地采挖了60多種野菜標本,回到駐地后又請醫生化驗。接著,部隊還舉辦了“野菜展覽會”,讓戰士們排隊依次參觀這些奇形怪狀的食物,學習辨別什么樣的野菜能吃,什么樣的不能吃。朱德親自拿著標本給大家講解:“挖野菜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哪些能吃,哪些有毒,千萬不要搞錯了。只要我們大家小心,挺住,就一定能渡過難關,走出草地!”

紅軍將士吃野菜充饑救命的種種記錄和回憶令我們今人感慨不已。難得的是,80多年前的這種“救命的野草”在今天并未完全絕跡。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品中,便保存有兩株當年紅軍長征過草地時的野菜標本。這兩株野菜長約4.5厘米,已經干枯,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九十三師二七四團干事劉毅過草地時在葛曲河畔采集并保存下來的。

這是一種開著黃花的小草,戰士們當年給它取名叫“黃花草”。這種“黃花草”本來是有毒的,但經過反復燒煮后毒性可以減弱,食用后會出現胃脹、拉綠水、手腳發腫、渾身無力的現象,但沒有生命危險。所以紅軍過草地時,可以用它充饑。1936年7月1日,劉毅隨部隊到達葛曲河畔。那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5周年紀念日,開完慶祝會后,劉毅和幾個戰友一起采了黃花草充饑,并特意留下一些放在隨身攜帶的小盒中保存,帶出草地。西安事變后,劉毅到陜西三原中學做宣傳工作時,用這盒黃花草向師生們講述了紅軍長征中的故事,并讓大家品嘗,親身感受紅軍長征中的艱苦生活。之后他把最后留下的兩株夾在日記本中做成標本,精心保存,并給它取名叫“長征草”。

1975年10月,劉毅參觀了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辦的“紅軍長征勝利40周年紀念展覽”后百感交集。為了更好地激勵后人,緬懷紅軍的長征精神,劉毅將保存了40年的“長征草”捐獻給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兩株“干枯脆弱”的野菜標本在今天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一直完好地保存著,成為紅軍長征艱苦磨難非常珍稀難得的見證物。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編后語

文物,是光陰的沉淀,是歷史的活化石,它以物質的形態封存鮮活的精神,對抗遺忘,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巨大精神財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而革命文物因與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百年大黨中國共產黨血脈關聯,故而尤為重要。紅色文物,就是中國共產黨的記憶,新中國的記憶,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本報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廣西人民出版社在理論版“學史增信”專題中聯合推出了五期紅色文物中黨的成長故事,旨在引導、期盼讀者們通過這些故事,深刻“感受和觸摸”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chinese高中生勃起gay,青草久久久国产线免费,印度性bbbbbxxxxx,欧美人禽杂交狂配荷兰a片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