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頁 》法界資訊 》法治新聞
全國“七五”普法順利實施完成(中)

時間:2021-05-24   來源:法制網  責任編輯:敖婷婷

圍繞中心貼近群眾普法 全民法治素養明顯提升

全國“七五”普法順利實施完成(中)

  □ “七五”普法巡禮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蒲曉磊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習近平法治思想統領新時代普法工作,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貫徹與普法緊密結合起來,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耳入腦入心,是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次會議之后,步入收官之年的“七五”普法再掀高潮。各地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加強憲法法律制度和實踐宣傳,讓憲法法律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推動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提供了良好法治環境。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五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回顧2016年至2020年這段波瀾壯闊的航程,普法工作的護航作用清晰可見。

  經過開展“七五”普法,黨對普法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重大主題普法活動扎實開展,“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全面實行,法治鄉村建設有序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繁榮發展,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全民法治素養明顯提升。

  緊緊圍繞中心工作開展普法

  “七五”普法期間,各地圍繞中心工作開展普法宣傳,深入推進全民普法守法工作,充分發揮了法治宣傳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作用。

  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貴州省深入開展早婚早育、控輟保學法治宣傳教育工程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法治宣傳教育專項行動,選派執業律師到20個極貧鄉鎮駐點開展“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各地組織法治扶貧干部、公職律師和法律顧問到762個貧困鄉鎮、3936個貧困村、94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法治宣傳64000多次。

  “十三五”期間,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五年來,各地各部門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法治保障。

  為給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營造良好法治氛圍,湖南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題法治宣傳,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法治宣傳的通知》,編印《掃黑除惡法治宣傳手冊》,將掃黑除惡作為全省150萬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的必學必考內容。同時,還積極打造掃黑除惡普法宣傳矩陣,積極利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開展掃黑除惡法治宣傳。

  2018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3年來打掉的涉黑組織超過前10年的總和,對黑惡勢力形成了強大震懾,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間,各地各部門圍繞掃黑除惡開展普法依法治理,面向社會公眾編制發放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傳資料,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法律政策意見和典型案例進行大力宣傳,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勝利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各地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防控疫情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專項法治宣傳行動方案》,深入解讀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及時召開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依法防控等情況,正面積極回應廣大市民關心的疫情防控法律問題,及時梳理發布涉疫相關法律服務指引?!氨娭境沙恰ひ婪☉鹨摺毕盗泻?、“疫案釋法”專欄、《滾蛋吧,病毒君》等眾多抗疫法宣產品,源源不斷,精準供給,覆蓋申城。境外人士疫情防控普法實現精準投放“零距離,零障礙”。江蘇迅速部署“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專題法治教育,累計制作普法產品8520個,推送疫情防控知識14.8萬條次。貴州省編制發放《貴州省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手冊》,開設“眾志成城戰疫情·律師釋法”電視和網絡專欄,為群眾答疑解惑。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用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語言錄制疫情防控法律宣傳音頻視頻,深入村寨流動播放。

  ……

  “七五”普法期間,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持續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主題實踐活動,并專門印發《關于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主題實踐活動的方案》,充分發揮普法依法治理職能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各地各部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中,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為順利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推動憲法法律融入日常生活

  “七五”普法規劃明確要求,突出學習宣傳憲法。五年來,憲法宣傳一直是全民普法工作的重點內容。

  湖南在2019年和2020年把憲法送進了賓館和景區;貴州2016年開通上線了“黔微普法”微信訂閱公眾號,組織開展“憲法朗讀者”等30多場線上普法活動,3000多萬名網民互動參與……為了更好推動憲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門采取多種舉措,推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起來、落下去。

  尤其是在憲法修正案高票通過的2018年,憲法宣傳的熱潮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司法部、民政部、農業農村部、全國婦聯、全國普法辦印發《關于組織開展“憲法進萬家”活動的方案》的通知,推動憲法學習宣傳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公室聯合發出通知設立“憲法宣傳周”,推動憲法宣傳教育形成熱潮;中宣部、中組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

  ……

  五年來,各地各部門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完善學法用法制度、推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全覆蓋、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開展國家憲法日活動等方式持續深入宣傳憲法,有力擴大了憲法宣傳的聲勢和影響。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各地創新形式,深入基層,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掀起熱潮。

  “就叫王者榮耀!”“就叫北雁云依!”“那么,按照法律規定,究竟能不能取這樣的名字呢?”……這兩起被媒體廣泛報道的取名事件,成為陜西省延安市實驗中學學生演出民法典情景劇《小明的故事》時的情景。

  自民法典通過之后,全國各地各部門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普法,讓民法典知識直達基層、直通群眾、更接地氣。

  上海市在黃浦江兩岸等諸多城市地標性建筑樓宇外墻投放民法典宣傳普法公益廣告和標語。貴州省開通“黔微普法”抖音號,推出以“情景劇+說唱”形式創作《民法典來了》系列抖音短視頻,將民法典知識融入劇情中,趣味生動地對民法典法條進行解讀,目前閱讀量已超百萬。廣東省以“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為主題,部署18項具體舉措和年度6站主題活動,迅速在全省營造民法典學習宣傳的濃厚氛圍。

  “七五”普法期間,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深入學習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憲法法律融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熱潮。

  把普法融入到執法全過程

  “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后,我們的購物旅客數量和免稅品銷售量激增,銷售和核銷系統出現異常情況的頻率也隨之增加。為幫我們解決問題,??诤jP搭建了‘關企工作聯絡微信群’,我們在群里反映的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回復?!敝忻饧瘓F三亞免稅城相關負責人由衷感嘆道。

  事實上,海南??诤jP把普法融入執法全過程的做法,是這五年來國家機關一直在做的事情?!捌呶濉逼辗ㄆ陂g,各地各部門通過創新開展履職報告評議、納入目標考核等方式,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

  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是“七五”普法的標志性措施,是普法工作的重大理念創新和制度創新,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的一個重要頂層設計。

  2017年5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明確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

  五年來,各地各部門牢牢扭住“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這個“七五”普法的“牛鼻子”,推動普法工作理念、實踐和制度創新,塑造了普法的新格局、大格局。

  普法責任清單普遍建立。成立了落實普法責任制部際聯席會議,中央16家成員單位帶頭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統一編制并公布了兩批中央和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覆蓋50多家中央和國家機關。16個省(區、市)開展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有力推動“七五”普法理念、制度和實踐創新。

  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過程中的普法廣泛開展。在立法過程中,廣泛聽取全社會的意見,及時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建議。在執法全過程中主動普法,將行政執法相關的法律依據、救濟途徑等進行公示,從靜態普法變成動態普法。在司法辦案各個環節宣講法律,引導全社會維護司法權威。最高人民法院開通中國裁判文書網,目前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500億次。廣大律師、人民調解員、普法講師團成員、普法志愿者在提供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中,開展了實時普法。

  以案釋法制度化、常態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建立了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工作機制,讓國家工作人員現場感受法治精神。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向當事人公開案件超過4000萬件。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完善了以案釋法制度,定期分類發布案例。各級普法部門結合社會熱點案(事)件,積極開展以案普法,使案件依法處理的過程成為全民普法的公開課。

  ……

  “七五”普法期間,各地堅持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切入點,以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機制為抓手,持續推動把普法融入司法、執法全過程,增強普法實效。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實行,變執法、普法兩張皮為普法與執法相融合,變普法部門的“獨唱”為各職能機關、部門、單位的“合唱”,變普法軟任務為硬指標,有力推動形成全民普法工作的新格局。

  狠抓領導干部和青少年學法用法

  按照“七五”普法規劃要求,各地各部門始終把領導干部和青少年作為重點普法對象,推動全民普法。

  2018年,廣東率先在全國組織開展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通過建立常態化、制度化工作機制,要求全省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每年旁聽案件庭審不少于一次,從2019年起實現全面覆蓋、全員參與。

  五年來,各地通過建立完善領導干部述法和旁聽庭審制度、組織領導干部學法考試考核等方式,對領導干部這一重點對象進行普法。

  同時,各地各部門針對青少年群體特點,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不斷增強青少年的法治意識。

  上海積極持續推進青少年課堂法治教育,出版涵蓋小學到高中階段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教材,并在全市各中小學校試用。專門制定出臺《關于加強法治副校長工作的若干意見》,全市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配備率達到100%,實現全覆蓋。陜西省在全省中小學持續組織開展秋季開學第一周“法治教育第一課”和“法律進學?!毙麄髦芑顒?,深入開展“小手拉大手”全民讀憲法活動。在遼寧省,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輔導員)配備率達到100%。檢察官、法官、司法行政機關干部進課堂,結合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工作。海南省創新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鞏固和拓展“為了明天——法治文藝進校園巡演”活動,省財政每年度列入專項經費予以保障,已連續8年常態化在全省各中學巡演444場,觀演師生達70余萬人次,深受廣大師生歡迎。貴州省組織教師在學科教育中滲透法治教育,編寫出版中小學法治教育教師指導用書,共提煉730個法治教育滲透點,被列為全國教育系統“七五”普法推薦用書。

  “七五”普法期間,各地各部門通過狠抓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和青少年這一“源頭”,有力帶動了全民守法普法工作,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發揮法治文化引領熏陶作用

  五年來,各地推動法治文化與地方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合發展,通過建設法治文化陣地、培育法治文化精品等方式,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湖南省連續三年將法治文化建設情況納入績效、綜治考核,命名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項目35個,共建成法治公園、廣場、長廊426個,全省14個市州、123個縣(市、區)法治文化公園或廣場實現全覆蓋,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覆蓋率超過20%。

  江蘇省實施法治文化作品創作繁榮行動計劃,扶持孵化85個創作基地和3542支專兼職演出團隊,創作6萬多部法治戲曲、法治動漫、法治書畫攝影等法治文化作品,初步建成門類齊全、品種豐富的省級法治文化作品資源庫。

  貴州省建成各級各類法治宣傳教育基地300余個、法治文化陣地1.4萬余個,依托學校、街道、社區建成900余個禁毒普法園地。88個縣區實現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

  “七五”普法期間,各地各部門以宣傳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推動法治實踐為主旨,注重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引領、熏陶作用,培育全社會法治信仰,使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法律。

  運用法治思維推動鄉村治理

  五年來,多地通過培養“法律明白人”、用好人民調解員、建立村民說事點等方式,用法治思維推動鄉村治理,推動法治鄉村建設邁出新步伐。

  為深入實施和規范推進全省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江西不僅實施了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培養了300多萬名“法律明白人”,還專門出臺了《江西省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規范(試行)》,對“法律明白人”的定義和培養目標、政府責任、工作程序、經費保障、督導推進等作了細致規定,將“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納入制度軌道;貴州省把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作為法治貴州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共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縣兩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85個、792個、3025個。

  五年來,“法律進農村(社區)”不斷深入。司法部召開全國法治鄉村建設工作會議,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出臺《關于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意見》,各省(區、市)普遍制定了實施意見。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組織編寫了《助力脫貧攻堅普法叢書》,深入淺出地向基層干部群眾講解法律。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開展骨干培訓、制定工作規范,引導干部群眾遇事找法。中宣部、農業農村部等部委結合“三下鄉”活動,統籌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家書屋等平臺,大力宣傳與農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近年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扎實推進。司法部、民政部組織開展了第七批、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命名工作,制定了考核標準和命名管理辦法,定期開展復核工作,確保創建質量。3944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的電子地圖上線運行,加強實時、動態管理。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及時調整不符合條件的村“兩委”干部,努力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七五”普法期間,各地按照“七五”普法規劃里要求的“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進一步探索鄉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教育引導基層群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將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解決社會發展帶來的難點、堵點和痛點。

  法治正在逐步成為社會共識

  “七五”普法工作的開展,推動全民法治素養明顯提升,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五年來,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辦事意識和能力提高。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推動領導干部發揮“關鍵少數”的示范帶頭作用??h(市、區、旗)以上各級政府普遍推行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公職律師6.1萬人。合法性審查成為重大行政決策必經程序,國家工作人員的權由法定、權依法使、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等法治理念明顯增強。

  五年來,青少年規則意識增強。堅持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面貫徹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目前,全國共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3萬余個。中小學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配備率達98.1%。政府、司法機關、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參與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正在形成,青少年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和用法律規范自身行為的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

  五年來,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誠信守法觀念增強。深入開展“法律進企業”,開展樹立守法誠信企業家、標桿企業活動,推動深化“放管服”改革。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會同全國工商聯開展企業“法治體檢”,推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合規意識進一步增強,2019年全國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0%以上,覆蓋職工1.49億人。

  中宣部委托國家統計局形成的“2020年全國社會心態調查綜合分析報告”顯示:當自己或家人遇到不公平事情時,選擇“通過法律渠道解決”的居第一位,比2016年提升3.7個百分點;選擇“托關系、找熟人”的比例明顯下降。2020年10月,“中國普法”微信公眾號以法律常識和基本法治理念為內容,對全國隨機進行了網上測評和問卷調查,參與人數451萬,明確接受過普法教育的人數占比為83.4%,測評答題正確率為74%。

  兩份權威調查和報告得出的結論表明,全面依法治國邁出堅實步伐,人們的法治觀念、法律意識不斷提高,“遇事講法、遇事找法”逐步成為社會普遍共識。


chinese高中生勃起gay,青草久久久国产线免费,印度性bbbbbxxxxx,欧美人禽杂交狂配荷兰a片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